11月30日,记者从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安顺高水平发展”平坝新型工业化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,平坝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,紧盯贵州“四区一高地”战略定位,按照市委“1558”发展思路和区委、区政府“五区平坝”建设要求,充分的发挥产业优势、抢抓政策机遇,牢固树立“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”理念,围绕“三大”主导产业,着力强龙头、建链条、促集群,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。今年前三季度,平坝区在库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27户,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4.14亿元,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5.73亿元,同比增长3.8%,规模工业经济总量排全市第一。在库工业项目27个,完成工业投资7.81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工业经济呈现止滑回升,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平坝区围绕航空装备、新型建材、医药及旅游食品“三大”主导产业,着力强龙头、建链条、促集群,全面推动平坝区新型工业化建设。
以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为契机,以黎阳国际为龙头,以完善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为目标,加快培育和发展航空装备制造及关联产业集群,涌现了乾鼎科技、欣宇泰科、德仕昌、黎盛精密等一批优质企业;按照总量做大、结构调优、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的要求,围绕高分子管件管材、装配式建筑、高端建筑玻璃、防水卷材等领域全力发展现代新型建材产业,全力推动产业聚集发展,国塑管业、康命源科技、富乐森等企业不断壮大;以三力制药、平坝酒厂为引领,充分的发挥产业优势,培养发展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行业知名品牌企业,全面激活特色轻工产业,华兴玻璃、富强包装老牌企业等知名度不断的提高,产业集群效应凸显。
一是抓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升,慢慢地加强核心竞争力。通过技改扩能、引进投资、兼并重组等方式,全力支持三力制药、黎阳国际、固达电缆、平坝酒厂等公司发展壮大,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目前,已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1家,5至10亿元级企业2家,1至5亿元级企业13家,5000万元至1亿元级企业17家。三力制药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;精一电力获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认证;江林高科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;固达电缆、三力制药、华兴玻璃入选贵州制造业企业100强。二是抓规上企业培育,不断形成新的工业支撑。组建规上工业公司培育工作专班,健全“一企一策”培育服务机制,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、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重点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、产品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,进一步壮大规上工业公司队伍,新增入库规上工业公司18户,正在申报上规入统工业企业7户。
安顺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,始终围绕“3+1”(即高端装备制造、新医药、高分子复合材料、大数据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)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,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、新材料产业为支撑,并加快培育壮大新医药、建材包装等产业集群。安顺高新区平坝境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公司84家,占全区规模工业公司的66.14%。今年1至9月,安顺高新区平坝境内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.2亿元(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63.22%),同比增长4.39%;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.37亿元(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65.92%),同比增长3.2%。
一是强化统筹调度。进一步充实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43名区级领导和23名科级干部联系105家规上工业公司,实行“一月一走访、一月一汇总、一月一通报”走访督查机制,及时研究解决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困难问题;二是强化纾困解难。认真落实“一企一策”服务机制,及时协调解决公司制作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截至目前,区级领导共走访企业385户次,积极收集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,目前已经办结问题49个,有效地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发展;三是强化要素保障。重点围绕资金、融资、用地、用电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,千方百计满足企业要素需求,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。今年以来,区财政专门预算200万元经费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,积极帮企业向上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1.65亿元,新动能发展基金8000万元;积极帮助万佳实业、时代铁建、贵州电力电缆、伍资饲料等196户企业争取“工业银保通”“中小企业信贷通”“中小企业创业贷”等金融理财产品支持,获批贷款8.52亿元;为航空产业城建设提供土地要素保障,已规划用地面积10832亩,已使用939亩,可用2656亩,正在向上对接调规7237亩。同时,选择安顺高新区三大园区周边土地作为储备用地,保障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;保供电煤27.48万吨,在全省实行阶段性用电期间,积极帮助台泥水泥、华兴玻璃、黎阳国际等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用电负荷,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行。